3月22日,省委书记王宁、省委副书记石玉钢等省领导在昆明会见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李辉、提名人选孙鸿雁等工匠技能人才,向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们致以崇高敬意,号召全省广大职工群众认真学习践行习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积极投身云南现代化建设火热实践。
3月22日,省领导在昆明会见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李辉、提名人选孙鸿雁等工匠技能人才。
李辉,男,1971年出生,党员,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继电保护工、特级技师,全国总工会十八届执行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中国电力楷模提名奖、云岭工匠、“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首席技师等称号,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
他扎根边疆三十载,深耕继电保护工作一线。近年来带领团队先后完成技术攻关60余项,主导制定国家标准2项,解决国际性难题1个,拥有行业首创技术6项,取得国家专利50项,实施创新成果转化孵化26项,实现经济效益4000余万元,助力建成全国首个“区域保护及自愈系统”、云南区域首个“片区数字化示范区”,为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突出贡献。
孙鸿雁 云南鸿雁内画艺术研究院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昆明理工大学教授,云岭讲师
孙鸿雁,女,1975年出生,云南鸿雁内画艺术研究院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昆明理工大学教授,云岭讲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滇派内画创始人。荣获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提名人选、首届轻工大国工匠、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三八红旗手、云岭工匠、“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首席技师、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敬业奉献中国好人榜、云南省技术能手、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内画艺术大师、中国民族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
长期从事工艺美术研究与实践工作,创立独具云南民族特色的“滇派内画技艺”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填补了中国工艺美术的空白。创新穿插构图技法,研发内画载体800种,新颜料、新工艺、新工具150种,突破了内画载体单一的瓶颈。取得国家专利26项,出版专著《滇派内画工艺》《中国内画工艺》,发表论文15篇。主持省科研项目6项,43件内画作品获省级以上金银奖项,2件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创立5个创新工作室,面向社会收徒200余人,培养技能人才1000余人,帮扶贫困生创业就业100余人,创办技能品牌、民族民间知名品牌2项,推动了民间工艺在文化产业创新上的新进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作出了突出贡献。
徐成东,男,1973年出生,党员,云南驰宏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熔炼厂作业经理、高级技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国质量工匠、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云岭工匠、“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首席技师、云南省道德模范、最美企业匠人等称号。
坚守铅冶炼岗位29年,攻克了世界上第一座艾萨炉铅冶炼过程中出现的熔池冻结、泡沫渣、硫化铅溶于金属铅、喷枪使用寿命短等技术难题,创造了978天炉龄的世界纪录,成为国际艾萨冶炼技术领跑者。随着新工艺侧吹炉的出现,他通过技术创新,发明了侧吹还原炉铅冶炼富集铜产品的冶炼技术攻关,解决了高铜物料形成隔层的技术难题,为企业提升经济效益作出突出贡献,更展示出中国铅冶炼产业工人的时代风采。练就的肉眼就能立即判断奥斯迈特炉渣含铅的独特工作法入选全国总工会“优秀技术工人百工百法丛书”。
耿家盛,男,1963年出生,党员,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原正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党的十九大代表。荣获第十四届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员、全国技术能手、中国好人榜、最美职工、云岭楷模、云岭工匠、云南省技能大奖、“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首席技师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
1984年调入昆明重机厂从事车工工作,立足车工岗位,在刀具刃磨、因材施刀、螺纹快速返程车加工方法等方面实战钻研,练就了一手磨刀绝技“因材施刀”,为重型机械行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开展现场技艺传承、培训数十场,培训400多人,年均创效200余万元,将传技带徒、绝技传承的大师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自创的“螺纹加工快速返程法”和《一种高硬度、高韧性难切削材料机加工刀片》《一种高硬度合金堆焊机加工刀片》等11项技术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及发明专利,被誉为红土地上的“云岭刀客”。
郑棋元,男,1997年出生,云南技师学院教师,正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荣获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冠军、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云南省兴滇人才奖、云岭工匠、云南省技能大奖、云南省技术能手、“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首席技师、云南好人等称号。
2019年8月代表中国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从25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中脱颖而出,同队友战胜五连冠韩国队,勇夺金牌,实现了中国选手在世赛移动机器人项目金牌零的突破,移动机器人技能技艺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先后研究创新出“OMS抓取机构”、“智能平衡机器人”等多项技术革新和创造发明。指导数十人次参加技能大赛,十余人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奖项。为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马健,男,1981年出生,党员,云南交投怒江美丽公路和绿道建设工程指挥部指挥长、高级工程师,云南省总工会副主席(挂职)。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职工、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云岭工匠、云南省模范班组长等称号,并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他是云南省首座千米级桥梁的技术负责人,是云南省桥梁专家和技术带头人之一,参与和主持了上百座桥梁的设计,其中包含保腾高速公路龙江大桥等云南省目前最大的5座桥梁,创造了华丽高速公路金安金沙江大桥和香丽高速公路虎跳峡金沙江大桥山区大桥两个世界第一,完成了国内山区悬索桥中首次采用钢箱梁和圆形索塔、以及世界上首次采用独塔地锚式悬索桥和滚轴式复合索鞍等国际先进的技术创新,培养了云南省唯一一个能承担特大跨径桥梁、特殊桥梁设计的专业团队,并在怒江大峡谷的悬崖峭壁和怒江之间建设了一条独一无二的怒江美丽公路绿道。
赵生艳,女,1986年出生,党员,云南能投硅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荣获全国技术能手、云南省技术能手、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三八红旗手、云岭工匠、“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首席技师、云南省多晶硅操作工技术状元等称号。
从事氯硅烷合成及精馏生产工艺技术管理工作16年,参与3个生产装置的设计、建设,参与组织并指挥装置一次试车成功,产出的DMC混合环体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机硅精馏装置设计中提出采用节能技术,降低蒸汽消耗18t/h,每年节约生产成本约2856万元。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取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组织开展技能培养、技艺传承活动,先后培养出3名“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首席技师,1名省级技术状元、3名省级技术能手。
陈永,男,1976年出生,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试制试验组组长、特级技师。荣获中国汽车业十大工匠、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岭技能大师、云岭工匠、“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首席技师等称号。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
30年来,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解决了许多“卡脖子”的问题,自主开发自动标定程序,在台架上提前模拟整车附件测试系统,开启国内同行业发动机试验开发领域的先河,为整车提供节能环保的先进动力系统,以过硬的品质打造云内制造。总结出了一套发动机故障快速判断方法,通过简单的望、闻、听、敲便可迅速定位及判定发动机存在的故障问题。他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装配拧紧轴承盖螺栓时,不需要使用扭力扳手也能扳到所要求的力矩,大小相差不会超过3牛米,为先进制造业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