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小康”战略目标。而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回首峥嵘岁月,这一伟大历史进程对中国实现现代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党取得了哪些重要理论认识?围绕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
记者:党的十二大提出了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指出实现了这个目标,将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由此,“小康”战略目标正式提出。在您看来,“小康”战略目标的提出有何时代意义?
刘同舫:党的十二大确立的“小康”战略目标,相对于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言,既是更为具体和符合实际发展能力的现实任务,又是为实现现代化目标探寻现实支撑的必然要求。
“小康”战略目标的确立,是中国对现代化建设复杂性和长期性的清醒认识与科学预判,目的是使原本抽象的经济发展战略落实为与每个人利益攸关的具体目标,为人民群众所感知和认同。这一目标,在20世纪80年代初为中国人民描绘了20年后将要达到的生活方式和理想状态,凝聚了斗志、鼓舞了人心,也在关键历史节点为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历史根基、理论基础和现实支撑。
刘同舫:在历史维度上,“小康”战略目标与现代化目标在核心关切上保持一致,即都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我们看到,在完善和践行“小康”战略目标的同时,党的十三大明确了“三步走”发展战略,从更精细的时间节点上设定了实现“小康”战略目标及其之后的战略规划,呈现出战略上的阶段性向总体性目标交汇的逻辑架构。
在方法维度上,“小康”战略目标的提出内蕴深刻的辩证方法,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小康”战略目标是可以依据现实进行调整的动态性、开放性目标,为认识现代化建设目标提供了基本旨向。对现代化目标的理解在实现小康目标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加深。
在价值认同维度上,“小康”战略目标的核心内容是人民生活,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是以人民生活的现代化为重要内容的。“小康”战略目标的提出及其推进,巩固了人民与国家、社会之间以现代化建设为总体目标的密切关联,也为人民广泛融入现代化进程增进了价值认同和信心基础。
记者:回顾从提出“小康”战略目标,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决定性成就的进程,我们党取得了哪些重要理论认识?
刘同舫: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党成功开创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活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我们党始终保持问题意识,不断深化对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理论认识,自觉从人民生活的现实中发现问题、提炼概念、深化思维水平,通过具体生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实践范式和关系把握历史现实,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和价值观念的自信。在实现“小康”战略目标进程中,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彰显,更加注重从国家和社会建设的整体系统有效维护人民利益。可以说,中国的光辉实践,为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现代化以及历史发展动力等问题开拓了新视野,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