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北大街项目基地隶属高新区,北起北三环,南至北二环,全长约2.3公里,占地面积约32公顷。朝阳大街是南北向的城市主干道,贯穿了城市老城区、核心区和新城区,见证了城市50年来的发展,现有金融商贸、现代服务、研发中心等业态,是保定市创新发展轴和主要经济命脉所在。随着高新区北部漕河新城的建设,将打造硬核科技新城,基地从老城“边缘”发展成为硬核科技新城的“门户”,未来这里将成为保定市最聚集的商务办公区域,承担着城市公共活动与办公服务等功能。
项目开始之初,正值保定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品质生活之城”、全力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战略方针,为我们项目在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增强城市服务能级、实现高新区全面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契机。项目提出“公园大道、品质之城”的定位,以“公园大道”的建设为抓手,来实现“品质生活之城”的建设目标,为在这里办公、居住的高新人才提供复合功能的开放空间,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景观空间结构为“一廊两园三厅”,两园分别是核心位置的“拾光公园“和位于南门户的”电谷人才公园“。三大功能板块分别是城市设计划定的商务门户区、综合服务区、科创办公区。
针对现状“大尺度、硬界面、荒树林、缺功能、低品质、弱形象“等痛点问题,提出以“合”为整体策略核心,通过生态融合、空间缝合、功能复合、亮点聚合、文化契合、业态嵌合六个方面的整合加成,打造城市“绿色引擎”,织补城市“服务功能“,助力城市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多维升级。
自然景观融入城市:绿廊设计通过修复地表生境,增加自然群落种植,增加植物多样性,构建绿色的风景廊道,将自然景观融入城市面貌,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城园一体。
海绵城市理念融入设计:利用雨水花园、卵石旱溪、下凹绿地、生物滞留带、植草浅沟等生态游憩空间,收集道路和周边场地的雨水,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为城市提供更具有综合效益的公园绿地,带来更具有自然乐趣的游赏体验。蜿蜒的生态旱溪吸纳、净化、蓄滞雨水,有效控制地表径流。
林荫覆盖的绿廊:绿廊主园路作为重要的慢行体验,园路西南方向均考虑栽植遮荫树,改善微气候,形成舒适的林荫道融入整体绿道系统;每个游憩空间皆被绿化包围,在活动场地、广场等关键驻足停留位置处均设计遮阴乔木、廊亭,提供舒适宜人的庭荫环境。
和而不同的植物景观:“和”分车绿化带—— 和谐统一:上层乔木整齐划一,中层小乔及花灌分段,根据车行或慢行速度划分主题段落,形成统一变化的观赏节奏。“不同”50m绿带—— 各具特色:根据三大主题分段、空间类型、功能节点差异化精准施策,形成各具特色的植物景观。两侧50m绿带种植设计依据城市设计划分的三个功能分区,赋予绿地空间不同种植特质和风格,分别打造了简约精致林荫休闲的科创办公景观、季相分明色彩纷呈的康体休闲景观、和大气舒朗的商务办公景观。根据场地植物空间关系,划分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围合空间三种植物空间类型。根据场地功能特点与服务人群,依需求打造儿童活动、城市交往、广场集散、雨水花园四种类型特色植物空间。
生态节能材料:在构筑亭廊顶面和外立面采用当地生产的光伏材料,园区大部分铺装采用可再生材料,达到生态节能效果。
交通缝合:利用过街安全岛、彩色斑马线、公园出入口放大广场的设计,加强地块间纽带连接作用,并通过主园路将全段南北贯通、地块内局部成环、和公交站点便捷衔接,与建前空间快速连通。
边界缝合:通过与建前出入口空间衔接,布局外摆交往空间、绿化软化边界,设计视线通廊等方式实现绿廊与城市边界自然渗透。
功能精准布局:结合城市设计确立三大功能区段,衍生六大功能空间:科创交往空间、康体休闲空间、会展交往空间、自然游赏空间、商业活力空间、商务形象空间。
需求精准适配:结合六大功能空间及服务人群需求,以及对应的公共环境特征,合理布局场地功能。
功能场景多元:结合不同地块的功能定位,绿廊相应设置了商业活动、文化展示、办公交往、健身休闲等多元功能的活动空间。
全段还设置了2处儿童游乐场地,并配备母婴室、遮阳设施、及林荫家长休憩区。
在北部未开发区域,设计进行了弹性空间预留,利用下沉绿地结合雨水花园的设计为城市提供多功能户外剧场。
基础服务设施全园覆盖:绿廊内不仅设置了完善的休憩设施、遮阳设施、照明设施、导览设施等设施系统,还在活动场地附近设置了直饮水机和自动售卖机,让居民喝到干净健康的水;全线贯通了无障碍的慢行绿道,婴儿车和轮椅出行也能畅通无阻;拾光公园内还设有母婴室,让宝妈遛弯带娃更加便利和放松;在儿童活动场地、健身场地周围设置了雾森系统,在炎热的夏天消暑降温,改善了环境的微气候。
公园大道除了为市民提供全龄友好、复合多元的开放空间之外,还为高新区打造了能聚集人气、引爆活力、提升影响力的城市地标,因此位于核心位置的拾光公园便成了设计重点打造对象,将智慧化理念植入设计,以科技创新、光能为主题,展现高新区电谷文化,为市民打造一个科技展示、互动体验、休闲娱乐的共享客厅。
城市地标的打造离不开公园里几个重要构筑物的加持,其中在公园起着空间统领作用的光环门,是一组结合AI、LED屏显、亮化灯光的智慧互动雕塑装置,它不仅是光演秀的主要展示载体,也成为了城市名片和网红打卡点。
银河廊架也成为了市民最喜爱的休闲场所之一,白天市民在这里乘凉休憩,晚上来这里和AI进行灯光互动。
活力节点:商业休闲公园紧邻成熟商圈上谷大观,结合周边环境、业态功能和人群需求,在绿带内设置一系列功能性活动场地替代原有停车场,打造促进休闲活动、激发商街活力的景观空间。
结合保定宴建筑轴线打造中式意境水景观及入口广场,为周边人群提供可游憩、可观赏的景观空间。
新能源发电是高新区的特色产业,因此设计转译了电流形象和光伏板元素,成为设计语言,应用到路网结构和铺装、设施的细节中,包括标识系统和logo设计。
另外,在重要路口门户和重要节点区域,设计了几个文化地标加强高新区形象和特色,包括代表高新区重视人才吸纳人才理念的人才雕塑,体现高新区火炬计划的火炬雕塑……并以保定新能源特色产业为展示内核设计了3处以光能、风能、氢能为主题的互动雕塑,分别是结合休憩功能设计的星光亭、结合场地起围合作用的风动幕墙、结合水景设计的氢能雕塑,它们不光成为了场地的亮点,还起到文化科普展示的作用。
设计嵌入式地布局了多个盈利创收点,包括场地租赁、设施租赁、场景营造结合商业业态运营等方式。在第六届保定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期间,设计团队配合高新区的品牌营建,参与了节假日期间的活动策划和宣传,还制作了相关的宣传产品及活动周边产品。通过业态嵌合给公园带来收益,实现公园自身造血。
1、探索多专业整合新模式:景观设计团队在设计过程中与城市设计、市政、交通、照明、结构、水电等多专业密切对接,向上承接城市规划顶层理念,向下整合空间设计、场景营造、功能需求、智慧系统、文化艺术、园林绿化等各层面,成功打通规划、设计、研发、建造全链条。
2、全流程把控项目建设过程:景观设计团队成员长期驻场进行精细化品控指导,组织协调智慧设施、儿童设施、照明亮化、亭廊雕塑、家具设施、标识系统等专业技术力量,推进项目按照设计理念和图纸细节建设实施,保障落地效果呈现出较高的方案还原度。
3、智慧化理念植入城市品牌营建:以智慧化设计理念为切入点,助力城市形象品牌的策划运营,实现了人才聚集动能、产业聚集潜力、品牌价值提升、科技形象塑造等方面的转变。作为城市新地标和高新区城市客厅的拾光公园,以智慧景观为亮点,设置了光环门、音乐喷泉、银河廊架、智慧展厅等智慧互动元素,为城市提供了举办声光电展演和互动的场景,为激活城市经济活力和助力城市品牌营建贡献力量。
项目已于2023年9月建设完成,历经近两年的精心打磨,实现从规划理念到方案设计再到落地建设的跨越,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高新区门户形象。
1、环境品质极大改善:公园构建了完整城市绿地及公共空间网络系统,建成后增加了近17公顷的街头绿地和公共空间、12公顷的城市组团级公园、4.6KM 长的城市绿道,公园绿地率大于65%,绿化覆盖率大于70%,极大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2、城市活力显著提升:据行人流量监测统计,公园累计客流量85万人次,日均人流量3200人/日。拾光公园作为城市新地标和高新区城市客厅,已成功承办多次精彩纷呈的城市活动,成为2023年保定旅发大会观摩。未来也将作为城市大事件发生地,服务居民生活、带动区域活力、赋能城市发展。
3、周边地价有效提升:随着公园高品质的效果得以实现,吸引希尔顿等高端酒店入驻,有效提升周边土地价值,同时为上古大观、保定宴等商圈、文旅业态聚气引流,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4、城市品牌迅速推广:通过保定文旅大会等城市节事、城市活动系列策划,保定城市品牌得到迅速传播推广,城市形象深入人心;拾光公园、光环门等地标成为保定城市封面级景观。
朝阳北大街从过去的割裂到城园融合,从单一到复合,从线形的绿地到多维的景观综合体,正在逐步实现品质生活之城的目标。
设计团队:李金晨、杨展展、赵晶、秦昕璐、修广毅、宋莉娟、张楠、钱锋、孙媛媛、程楠、郑艺、李潇、张筱林、宋田原、高兆、侯芳
照明团队:胡熠、蔡换珍、王笑、刘丽丽、王艺炜、黄淑芬、韩鹏康、王一哲、赵浩晨